参考答案
答案:CBABD ADACB DCACB ADCBC
21、罗诗和崔诗对吴亡原因的分析正确。
吴亡的原因有:①吴国策略的失误,没有一举消灭越国,反而北上与晋争霸,给越国以可乘之机;②吴王自满自大,听不进正确的劝谏;③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实力大增。
22.(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或银行倒闭,通货膨胀)。
(2)各州州长发布通告暂时全部或局部地关闭了银行;总统发布通告规定全国银行休假;国会迅速通过的立法,认可总统通告,扩大了总统的权力。
23、①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奖励耕战,限制工商业发展,禁止弃农经商。②秦朝:实行土地私有制,按亩纳税,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驰道和邮驿。③两汉时期,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景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刘秀九次下达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期的三十税一。④三国时期曹操实行屯田,重视保护农桑,魏建国后,统治者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实施轻摇薄赋、奖励农耕的政策。⑤北朝时期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保证农民得到一定的土地。⑥唐初政府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⑦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兴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农作物交流。⑧元朝设置大司农司,颁布《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⑨明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⑩清初政府鼓励农耕,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24、相同点:
背景相同——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都是民族危机激化的产物。
目的相同——都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基础相同——都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结果。
政治主张相同——都反对君主专制,主张设议院、开国会,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没有明确提出)
意义相同——都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推动人们思想上的解放,都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不同:①方式不同——维新派上书皇帝,建立维新团体,创办学堂、报刊,同顽固派论战,宣传变法。1898年,在光绪帝支持下,进行维新变法。革命派出版刊物、书籍,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建立革命团体、政党,采取武装斗争方式,推翻清王朝统治。
政治主张不同——维新派主张在维护清朝统治下,实行君主立宪。革命派主张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5、①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提出限制王权的种种规定。使英国最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但它只是为议会活动提供了方便,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②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布《人权宣言》,揭示了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原则,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但它又承认了财产的不平等,实际上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③美国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1787年制定宪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资产阶级刻意追求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博爱、平等的思想,但它同时允许奴隶制存在,不承认广大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同白人相等的权利,带有明显的种族歧视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