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清华大学本科新生到校报到,来自46个国家的300余名国际学生成为清华2018级新生,即将正式开启在中国的学习和生活。
今天上午,校党委书记陈旭老师也来到综体新生报到的现场,并和前来报到的国际本科新生亲切交谈,不仅聊了对清华的印象、是否习惯,陈旭老师也关心了入学报到手续办理、是否购买了自行车等。同学们纷纷表示清华校园很大、设施很完善,办理报到手续也很顺利。
陈旭老师(右一)与国际本科新生交流
在清华大学综合体育馆本科新生报到现场,国际新生正有条不紊地办理着各项手续。2018级国际新生入学报到首次来到综体与中国学生一同进行,并在外事手续办理等环节予以集中安排,减少学生报到等待时间。
国际本科新生办理手续
“这是第一次来北京。上午办理入学手续很快,是因为有许多志愿者引导,使整个过程非常的顺利。以前在高中的时候,有不少学长学姐考上清华,会觉得他们也很厉害,就很想来清华。”来自马来西亚的陈花音同学即将在经管学院度过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
陈花音(右)和辅导员李书宏(左)
来自非洲马拉维的安萨卡即将进入人文与社会大类学习,在家人影响下他一直对人类学很感兴趣,平时还喜欢看经济新闻。他觉得“清华是中国最好的大学,来清华读书是想要高标准要求自己。选择中国是因为,现在中国发展的很快,希望以后能够把从中国学到的知识带回非洲去。”
来自新闻学院的安萨卡同学
“国际本科新生拓展营”自2017年开始举办,旨在推进中外学生融合培养,加强国际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体验,结合我校全球战略,符合国际学生管理模式,为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学生、协同打造国际化校园助力。2018年拓展营在此基础上,积极响应国际学生趋同管理的理念,增进中外学生深入互动,加大中外学生融合力度,全面提升国际学生对中国和清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辅导员胡礼(左一)与
洪慧珆(上)
郑婧娴(下)
300余名2018级国际本科新生将在未来三周里参加6门特色中国语言与文化课程、6次数学课、10次体能强化训练、11次入学教育讲座,也会和中国学生一同聆听4次成才报告,参与新生迎新晚会、新生篮球赛。这些特色课程、课外活动将为国际新生适应清华学习氛围打好基础,如今年新增设衔接高中与大学的数学先修课,推动国际学生尽快适应本科学习节奏;加大与大一体育课衔接力度,帮助同学增强体质,更好地理解清华体育精神。中文课程设置上着重于提升国际新生的中文语言能力,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帮助他们深入了解中国文化。
国际本科新生与辅导员见面
与此同时,拓展营今年更梳理出院系工作中国际学生可以纳入的活动,加强院系联动融合。将原本单独安排的国际学生读书分享会、图书馆参观等活动,改为与中国同学共同进行;同时,国际学生学者中心大队带队老师、拓展营辅导员注重加强与院系辅导员对接,确保信息传递顺畅,使国际学生能更便捷地参与到院系活动中,为国际新生结识朋友、形成集体、熟悉清华、认知中国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国际本科新生办理手续
摄影:尹浜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