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专题训练(2)
1.对下面这首唐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闺 怨
沈如筠
雁尽书难寄, 愁多梦不成。
愿随孤月影, 流照伏波营。
A.诗一开头,就用雁足传书的典故来表达思妇想念征夫的心情,十分贴切。“书难寄”的“难”字,细致地描状战争的残酷、邮路的不畅。
B.次句“愁多”,表明她感情复杂,不能尽言。正因为“愁多”,“梦”便不成;又因为“梦不成”,则愁绪更“多”。
C.第三、四句,她希望自己能象月光一样,洒泻到“伏波营”中亲人的身上。“伏波营”借用东汉马援的典故,暗示征人戍守在南方边境。
D.“孤月”之“孤”,流露了思妇的孤单之感。但是,明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隔绝,人们可以千里相共的。愿随孤月,流照亲人,希望从愁怨之中解脱出来,显出思妇的感情十分真挚。
2.对下面这首唐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蜀道后期
张说
客心争日月, 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 先至洛阳城。
A.首句“客心”是旅外游子之心,“争日月”,象同时间进行一场争夺战。这“争”字实在下得好,把处在这种地位的游子的心情充分表露出来了。
B.次句是申说自己所以“争日月”的缘故。公府的事要事先进行准备,作出计划,所以说是“预”。
C.三、四句是说:这秋风呵,也是够无情的,它就不肯等我一等,径自先回洛阳城去了。这一笔,妙在避开了含蓄,直抒胸臆,直率地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无情的秋风”。
D在这里,诗人到底是埋怨秋风,还是抒发心中的烦恼?诗人对于这次情况的突然变化,确实感到意外,或有点不满,不过他用的是“含蓄”的语言罢了。
3.对下面这首唐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送梁六自洞庭山
张说
巴陵一望洞庭秋,日见孤峰水上浮。
闻道神仙不可接,心随湖水共悠悠。
注:这是作者谪居岳州(即巴陵,今岳阳)的送别之作。梁六为作者友人潭州(今湖南长沙)刺史梁知微,时途经岳州入朝。洞庭山(君山)靠巴陵很近。
A.首句写景不渲染、不著色,只是简淡。然而它能令人联想到“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情景,如见湖上秋色,从而体味到“巴陵一望”中“目眇眇兮愁予”的情怀。
B.次句由峰之孤足见送人者心情之孤。“水上浮”的“浮”字,除了表现湖水动荡给人的实感,也微妙传达一种迷离扑朔之感。
C.三句由虚写转实写,由写景转抒情。从字面上似离送别题意益远,然而,“闻道神仙──不可接”所流露的一种难以追攀的莫名惆怅,不与别情有微妙的关系么?
D.眼前,友人的征帆已“随湖水”而去,变得“不可接”了,自己的心潮怎能不随湖水一样悠悠不息呢?“心随湖水共悠悠”,真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4.对下面这首唐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汾上惊秋
苏颋
北风吹白云,万里渡河汾。
心绪逢摇落,秋声不可闻。
注:此诗写于作者在礼部尚书任上,忽然被调离朝廷,出京入蜀,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是他一生仕履中最感失意的时期。
A.在汾水上被北风一吹,一阵寒意使他惊觉到秋天来临;而他当时正处于一生最感失意的境地,出京放任外省,恰如一阵北风把他这朵白云吹得老远,来到了这汾水上。
B.前二句的含意是复杂的。总的来说,是在即景起兴中抒发着历史的联想和感慨,在关切国家的隐忧中交织着个人失意的哀愁。可谓百感交集,愁绪纷乱。
C.为了使读者体会这种心情,诗人在后二句便明确加以说穿了。“心绪”此处谓愁绪纷乱。“摇落”用以指萧瑟天气,也以喻指自己暮年失意的境遇。
D.“逢”者,愁绪又加上挫折之谓,暗示出“心绪”并非只是个人的失意。“秋声”即谓北风, “不可闻”即不能够听到了。
5.对下面这首唐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边 词
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A.首句“旧来”二字,表明以前此地的春天来得晚。这一句是全篇总冒。
B.次句,仲春二月,内地已经是桃红柳绿,春光烂漫,这里却连垂杨尚未吐叶挂丝,非常简括地写出边地春迟的特点。
C.三、四两句,在荒寒的北边,到这时河冰刚刚解冻,春天的脚步声虽已隐约可闻,春天的身影、春天的色彩却仍然未能望见,而皇都长安,这时早已姹紫嫣红开过,春事阑珊了。
D.三、四两句通过五原与长安不同景物的对照,来突出强调北边的春迟。这个对照,不仅进一步突出了边地春迟,而且寓含了戍守荒寒北边的将士对帝京长安的怀念。
6.对下面这首唐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赋得自君之出矣
张九龄
自君之出矣,不复理残机。
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
A.首句“自君之出矣”,即拈用成句。良人离家远行而未归,表明了一个时间概念。
B.次句,良人离家有多久呢?诗中没有说,只写了“不复理残机”一句,发人深思。
C.三、四句写她日日夜夜思念,容颜都憔悴了,宛如那团团圆月,在逐渐减弱其清辉,逐渐变成了缺月。“夜夜减清辉”,写得既含蓄婉转,又真挚动人。
D.三、四句的拟人美妙熨帖,想象新颖独特,饶富新意,给人以鲜明的美的感受。整首诗显得清新可爱,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7.对下面这首唐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A.首句写遥望一轮红日在高山的尽头依靠着,温柔而富有诗意。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B.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
C.三、四句即景生意,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
D.此诗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
8.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风正”是风大之意。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脍灸人口。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与首联呼应,表达了诗人触景生情,怀有无法抑制的思乡之情。
9.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A.此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首联描画出送别地与友人出发地的形势和风貌,隐含送别的情意,严整对仗。
B.颔联为宽慰之辞,点明离别的必然性,以散调相承,以实转虚,文情跌宕。颈联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使友情升华到一种更高的美学境界。
C.尾联点出“送”的主题,而且继续劝勉、叮咛朋友,也是自己情怀的吐露。
D.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古体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传。
10.对下面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古风(其十)
李白
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
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
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
吴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
注释:①鲁连:鲁仲连,战国齐人,他说服魏与赵合力抗秦。②平原:即平原君,赵国重臣
A.三四句与曹植诗句“大国多良材,譬海出明珠”都运用比喻的方式表达赞誉之情。
B.“后世仰末照”句,感叹鲁仲连的功绩如同就要落山的太阳一样将被后人渐渐遗忘。
C.本诗最后两句,以“澹荡人”与开头的“倜傥生”相呼应,意在表明诗人的志趣。
D.李白在诗中盛赞了鲁仲连的高风亮节,并把他引为“同调”,内容显豁,感情深挚。
诗歌鉴赏专题训练(2)答案
1. 答案A。细致地描状了思妇的深思遐念和倾诉无人的隐恨。
2. 答案C。“避开了含蓄,直抒胸臆,直率地把人格化了的秋风形容为‘无情的秋风’。”错。这不是直抒胸臆之笔,是含蓄的表达。
3. 答案C。由实写转虚写
4. 答案D。秋声”即谓北风,其声肃杀,所以“不可闻”。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愁绪更纷乱,心情更悲伤。
5. 答案A。不但见此地的荒寒自古迄今如斯,而且表明诗人对此早有所闻。
6. 答案D。比喻
7. 答案A。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
8. 答案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顺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
9. 答案D。 近体诗,送别诗
10.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