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并没有华侨联考这个概念,是华侨港澳台联合招生考试的简称,是教育部针对于华侨港澳台学生这四类特殊的群体而设置的高等院校选拔性考试,就是“港澳台高考”,不是华侨生单独的考试。
二、华侨港澳台学生中,港澳台学生其实就是拥有港澳台身份在内地就对的学生,和内地学生没有任何的却别,只是由于户籍的原因参加不了国内的高考,而华侨生,在政策没有变动以前,至少要在国外住18个月,与在内地的港澳台学生一起竞争中,很显然处于劣势,事实上,北大,清华,最近20年,就没有招收到华侨学生,华侨生和港澳台不是一个级别的,在大学录取时,只看裸分,不看身份,除了清华大学不收港澳生以外。
三、这个考试至今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年头,政策的红利期已经基本消失殆尽,与国内高考相比,整体上还是容易一些,但是就这个考试的纵向对比而言,是逐年的增加,其中以2018年为分界线,实行平行志愿是港澳台联招考试最大的变革,名校的分数线暴涨,其竞争热度和国内高考等量而观,但是一些非热点区域的非热门学校,分数相对的还是比较低。
四、客观而言,这个考试并非是400分就有985,211,这只是门槛,但是高校都是择优录取,实际的分数线,肯定不是这么低。
五、走华侨生政策,最大的风险是政策风险,据北京博飞华侨港澳台学校的消息:2018年在广州报名点,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的华侨生接近300人,以往,在2015年以前,基本很少,所有的华侨生在60人左右,最高的年份才74人,走这条路的人数越多,意味着风险就越大,暨南大学和华侨大学的两校联招,由于其政策的灵活性,早于三年前就明确不招收马来西亚和菲律宾华侨,全国联招由于牵涉到四大部委, 政策调整起来,难度比较大,但是2018年5月底,政策还是调整了,从官方发生要堵漏洞,到真正的政策实施,历时一年。
对于未来政策何去何从,谁都不知道。毕竟我们是决策三年以后的事情,走这条路付出的代价,风险,以及以后可能考上好的大学的可能性都极低,一句话,风险大,收益低,很多的风险是不可控的,另外,联考好大学的门槛会越来越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未来之路何去何从,要综合去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