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白热化:报考人数激增,录取率持续下滑
2025年港澳台联考呈现出明显的“三增一降”特点。
三增:招生院校数量增至378所,较去年增加12所;报考人数达到11939人的历史新高;录取分数线也大幅上涨。
一降:录取率明显下降,虽然招生计划扩充了近300人,但全体录取率为52.86%,985高校录取率仅为8.6%。
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高分段考生越来越集中,导致名校竞争进入白热化。
招生策略变:名校门槛提高,新增院校提供机遇
招生结构持续分化,形成“金字塔式招生结构”。高层次名校稳定小额计划、中段本科院校扩招吸纳主力、预科/民办高校承担保底任务。
2025年显著变化:分数不再是唯一判断标准,排位成为录取核心依据。文理科高分段划线分别为510/560分,文理本科线为430/460分。
名校门槛提升:高校选拔标准发生变化,随着报考人数增多,部分高校为提升生源质量,招收更高分的学生。
新增院校特色化趋势:厦门医学院首次开放港澳台联考通道,为医学方向新增优质选择;西南林业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长春大学等院校加入招生队列,填补区域与类型空白。
志愿新趋势:专业选择务实,就业导向明显
在竞争加剧的背景下,2025年港澳台联考生的志愿填报呈现出从“冲名校”到“保专业”的明显转变。
专业选择更务实
2025年计算机类、临床医学、经管类成为最热门的三大方向,占比超过总报考人数的60%。考生优先选择就业前景好的专业,避开传统冷门专业。
就业导向鲜明
大湾区高校分数线飙升:分数上涨充分反映了考生对地域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看重。深圳大学理工类录取线达604分、广州大学理工类584分,较2024年上涨30-50分。
大湾区校线地域偏好显著:大湾区内地高校(广州、深圳、东莞)分数线涨幅显著,非核心区域院校分数线相对较低。考生更看重公办院校的就业认可度及地域发展资源。
民办遇冷:公办院校受捧,地域偏好明显
2025年联考呈现出公办院校热、民办院校冷的明显对比。民办本科和应用型高校虽然扩展了港澳台招生专业,形成更多“落点通道”,但吸引力明显不如公办院校。
公办院校更受青睐
港澳台联考热门专业并非“分数越高越好”,匹配个人优势与未来规划才是关键。但考生和家长普遍认为公办院校教育资源更优质,认可度更高,就业前景更好。
地域偏好明显
大湾区高校成为热门选择,香港、澳门学生更倾向于选择地理距离近、文化环境相似的高校。北京、上海的高校因为资源优势,继续保持着较强的吸引力。
相比之下,非核心区域院校分数线较低。即使这些院校可能在某些专业上有优势,但仍然难以吸引分数较高的考生。
想要了解更多华侨港澳台联考的资讯,以及北京博飞港澳台侨联考培训班的信息,欢迎扫码添加彭老师(北京校区)或胡老师(深圳校区)微信咨询!